上一页|1|
/1页

主题:“人道地”杀猪会否使猪肉价格再次攀高?

发表于2007-12-19
     “赶猪的时候,要拿着塑料拍轻轻地拍猪屁股,哄着它往前走;在上断头台的途中,还要看到自己的伙伴,这样才能让待宰的猪没有恐惧感……”

      12月16日,“中国人道屠宰计划启动仪式”在河南举行。据报道,从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目前,中国的人道屠宰草案已经起草完毕。

(赶猪的时候,要拿着塑料拍轻轻地拍猪屁股,哄着它往前走;在上“断头台”的途中,还要看到自己的伙伴,这样才能让待宰的猪没有恐惧感……这些仅仅是正在制定的人道屠宰规定的一小部分。
昨日,“中国人道屠宰计划启动仪式”在河南举行。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目前,中国的人道屠宰草案已经起草完毕。

解释:人道屠宰
人道屠宰广义上讲就是包括动物的运输、装卸、停留待宰以及宰杀过程,采取合乎动物行为的方式,以尽量减少动物的紧张和恐惧。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宰杀动物时,必须先将动物“致昏”、使其失去痛觉、再放血使其死亡。
通俗地说,就是对将死的动物也要实行人道主义,悲悯主义,对将失去生命的动物多一些善待。

草案
1.卸猪。设置高低不等的卸猪台,坡度要小于等于20度,让猪缓慢从车上走下,避免摔伤。过去的卸猪台都是同一尺寸,猪就要从车上跳到卸猪台上,不免会有损伤。
2.猪圈。应保证圈舍四周有不透明的围墙,避免生猪看到猪圈外的宰割场景而产生恐慌。猪恐慌时肾上腺激素会上升,这样出来的猪肉,品质就不好了。
3.赶猪。将单通道改成双通道,尽量减少拐弯,而且赶猪要用塑料赶猪拍。双通道赶猪,是为了让猪看到还有同伴在,不会感到恐慌。以前赶猪都是低压电击棒,一接触电流,猪会发出叫声,也表现出了恐慌。现在改为塑料赶猪拍后,温柔地“哄着”它们往前走。
4.宰杀。电击昏猪后,要在15秒内刺杀放血。以前是30秒内刺杀放血,因为时间长,被击昏的猪又会苏醒,等有了知觉后再刺杀猪,场面有点血腥,所以时间缩短了15秒钟。


好处:人道屠宰的猪肉更好吃
近年来,有关禽畜注水、禽畜活宰、活熊取胆汁、活剥貂皮等情况的报道,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美国、欧盟等国家通过的人道屠宰法案也已经成为限制我国肉类产品出国的壁垒,我国鲜冻猪肉基本上没有出口欧美国家。对此,商务部屠宰管理办公室很重视,并加强中国对人道屠宰方面的立法和相关研究。委托有关部门起草了《人道屠宰技术标准》,从屠宰技术上给予规范。
研究表明,当猪恐慌后,会分泌一些不好的物质,出现“白肌肉”现象,猪肉的颜色发白,质软,还有渗入的不良体液。通过人道屠宰,猪肉的品质会更好。也就是说,人们吃到的肉会口感更好,更健康。
如果人道屠宰后的鲜冻猪肉出口到欧美国家,对于商家来说能挣更多的钱。据资料显示,8月29日调查的美国市场价格,五花肉为2.59美元/磅(1磅约等于0.45公斤),带棒骨肉为1.59美元/磅,猪蹄为1.29美元/磅。假如按照1美元合8元人民币计算,一般的五花肉,美国约要23元一斤,而国内上好的五花肉也不过16元左右一斤。


链接:外国猪还要有“玩具”
西方很多国家为猪规定了详细的福利待遇。比如,小猪有从出生开始至少吃13天母乳的权利;拥有铺了稻草的猪窝的权利;拥有供其拱食的泥土的权利。
2004年,英国新的《猪福利法规》增加了给猪“玩具”的条文,以避免猪觉得生活枯燥,不遵守的养殖户将被罚2500英镑。同年的3月2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巴黎会议上,学者们提出,动物有五大福利: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意思是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即减少伤病;行为福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
在宰杀猪的过程中,西方国家也有些人道的规定。如,运输途中,车必须保持清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24小时。宰杀前,还规定了必须对猪完全清洗;必须隔离屠宰,不被其他猪看到;杀猪要快,必须使用电击法;在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解剖等等。)



如何让一头猪快乐地去死——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正在寻求国际接轨。当然,比起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在德国买鱼不能把活鱼带回家,在鱼出水前要将鱼处死,以尽量减少活鱼在离开水的情况下憋死的痛苦。

    如果执意要把活鱼带回家,必须去药店买一粒“晕鱼丸”,这种“晕鱼丸”放入水中后立刻融化,鱼儿在几秒种后就会被麻醉而晕睡。 

    去年,德国国会还通过了一项决议,要用宪法来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动物权利写进宪法的国家。)
的德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既是应对肉类产品贸易壁垒的选择,也是重视动物福利的体现。

    动物福利, 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剥夺动物由来已久,利用动物的情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但在饲养它们时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尽可能满足其身体和本能的需要,在屠杀时尽量不使它们遭受疼痛和痛苦,却是当今文明世界的共识。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是我国顺应文明潮流的举措。

    提倡动物福利,一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改善动物福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作用,让动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重视动物福利,改善动物的康乐程度,使动物尽可能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扬弃。自从成为地球的主宰以来, 利用自然选择赋予的优势, 人类把自然界其他生灵看作附属物。利用动物为自身服务成为天经地义的戒律。人类高高在上, 任意取舍, 甚至轻易剥夺生物生存权, 把地球其他生命玩于股掌。“人类中心论”的精神魔杖支撑着随意残杀和对生命的剥夺。也正是如此, 人类把自身摆到万物生灵的对立面, 成为地球生命的孤独者。

    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就是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生存。当下,动物福利的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吸引人们的关注。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置了动物福利法,所保障的是让动物享有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和疾病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在我国,每天有160万头猪被我们屠宰为食, 2 400万只鸡及不计其数的鸭鱼兔等家禽家畜被我们消耗掉,还有无数狐狸、浣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被活生生、血淋淋地剥皮。在我们的麻木、迟疑、遗忘中,一种另类语言在撕心裂肺地哭喊。

    面对我国现存诸多问题, 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 尽快在我国立法保护动物福利。确立动物福利的法律地位, 是杜绝虐待动物行为的有效保证。正如有关人士指出的那样,我国现行法律里面没有对伤害、虐待动物行为定罪、处罚的条款。因此,漠视动物福利、以伤害动物取乐、牟利、甚至无端戕害动物的行为,即便受到道德谴责,也总是可以逍遥法外。这种状况既与世界潮流背驰,也违背了民意。

    伦理学家史怀泽先生曾说过:“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逃避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我们只是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变得文明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 全国范围内开始人道屠宰培训是我们从关心人的福利到关心动物的福利的进步,启示我们,应尊重生物生存的权利,不能以人的利益为尺度了决定生物是好是坏,是保护还是不保护。)
 

    不过,许多人对实行“人道屠宰”的动机存疑。一方面,有研究结果表明人道屠宰的猪肉更好吃,恐惧会破坏肉味,所以所谓“人道屠宰”不过是人类私欲的满足。另一方面,如果人道屠宰后的鲜冻猪肉出口到欧美国家,对于商家来说能挣更多的钱,因为美国、欧盟等国家的人道屠宰法案一直是限制中国肉类产品出国的壁垒。(【草案】 
    1.卸猪。设置高低不等的卸猪台,坡度要小于等于20度,让猪缓慢从车上走下,避免摔伤。过去的卸猪台都是同一尺寸,猪就要从车上跳到卸猪台上,不免会有损伤。 

     2.猪圈。应保证圈舍四周有不透明的围墙,避免生猪看到猪圈外的宰割场景而产生恐慌。猪恐慌时肾上腺激素会上升,这样出来的猪肉,品质就不好了。 

    3.赶猪。将单通道改成双通道,尽量减少拐弯,而且赶猪要用塑料赶猪拍。双通道赶猪,是为了让猪看到还有同伴在,不会感到恐慌。以前赶猪都是低压电击棒,一接触电流,猪会发出叫声,也表现出了恐慌。现在改为塑料赶猪拍后,温柔地“哄着”它们往前走。 

    4.宰杀。电击昏猪后,要在15秒内刺杀放血。以前是30秒内刺杀放血,因为时间长,被击昏的猪又会苏醒,等有了知觉后再刺杀猪,场面有点血腥,所以时间缩短了15秒钟。 

【好处】 
人道屠宰的猪肉更好吃 

    近年来,有关禽畜注水、禽畜活宰、活熊取胆汁、活剥貂皮等情况的报道,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美国、欧盟等国家通过的人道屠宰法案也已经成为限制我国肉类产品出国的壁垒,我国鲜冻猪肉基本上没有出口欧美国家。对此,商务部屠宰管理办公室很重视,并加强中国对人道屠宰方面的立法和相关研究。委托有关部门起草了《人道屠宰技术标准》,从屠宰技术上给予规范。 

    研究表明,当猪恐慌后,会分泌一些不好的物质,出现“白肌肉”现象,猪肉的颜色发白,质软,还有渗入的不良体液。通过人道屠宰,猪肉的品质会更好。也就是说,人们吃到的肉会口感更好,更健康。 

     如果人道屠宰后的鲜冻猪肉出口到欧美国家,对于商家来说能挣更多的钱。据资料显示,8月29日调查的美国市场价格,五花肉为2.59美元/磅(1磅约等于0.45公斤),带棒骨肉为1.59美元/磅,猪蹄为1.29美元/磅。假如按照1美元合8元人民币计算,一般的五花肉,美国约要23元一斤,而国内上好的五花肉也不过16元左右一斤。)
 

     我们暂且不必上升到“人道屠宰”是否是文明的标志的高度,对于众多的升斗小民来说,最直接的反应是——人道屠宰是否会增加猪肉的成本——破不破坏肉味先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吃上猪肉先!

    如果2007年要寻找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当属“猪”先生或“猪女士”而已。它们是物价波动的指针,它们让温总理第一次以“猪”为主题表达了对百姓生计的关怀。或许,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已经到了应该对猪们实行“人道主义关怀”的时候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