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大外语系女生真实经历,理想与现实的较量

发表于2005-08-08
最近,对薪酬和工作的讨论很热烈,以下是中大外语系某级同宿舍的五个女生的真实经历。看完后你会有何感想?

A君,广州人,学生会主席,成绩优异,生活观念全盘西化。本科毕业后留校继续攻读语言学研究生,一年后放弃,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三年,花了父母大半生积蓄,还欠下美国的教育贷款。毕业后在美国政府社区服务机构做社工,辅导社区问题家庭和儿童,收入在还贷后仅够糊口。为办绿卡,疲于奔命,想过回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但担心国内此行业尚未发展。从事其它工作又怕收入微薄。加上已出国五年有多,对国内情况已经渐渐陌生,回来未必能够适应,如今依然在迷惘中生活。

W君, 广州人,成绩优异,天生读书狂,与学习无关的事一概不参予。本科毕业后往瑞士和英国攻读人力资源硕士学位,所花费学费和生活费惊人。两年后回国竟然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别人帮助下进入某全球知名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做最底层的初级审计员,虽然所从事工作与本身专业完全不对口,但看在过万的月薪份上,情愿放弃专业。但很不幸,该外企在一年后被另一外企收购,被收购后,员工工资减半,工作量加倍。最后她不胜负荷辞职,之后进入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做市场工作,由于专业和以往工作经历均不对口,又要从低做起,工资还不如以前,加上上司比她还年轻两岁,仅两个月就干不下去了。一直为找工作郁郁寡欢,半年前见到她春风满面,一问,原来她成了一家本地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老总的助理,地位不高,只算是个科员,但成日与老总出入大场面,风光得很。问她:“你以前不是说过打死也不进国企的吗?”回答:“那要看情况了。”再问:“收入如何?”她微笑不语。即时心照!只知道回国后她一直与父母同住,而最近买楼了。

C君, 重庆人,成绩优秀但不算突出,思想觉悟高,大学时已积极入党,并活跃于校内各种组织,颇有交际手腕。毕业后为保留广州户口,一定要入国企。有人介绍她到一大专院校做外语老师,她拒绝。最后到了中国科学院属下某研究所做一办公室小科员,基本不需要用外语。据说收入相当微薄,但工作一年后单位分给她一套80平方住房,出入都开单位的车。每年至少公费出国考察两次,美国,欧洲,日本,甚至埃及,都玩遍了。一年前还在买了一套120平方的新房,把四川的父母接到广州来安家。最近偶然认识到她的一位同事,讲起她来,那人说:“她啊,呵呵, 厉害,是广州市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啊!” 具体是个什么干部我也不知道, 但是日子过得是一年比一年好。 

S君, 省内某地级市人,母亲是该市政府领导,视其为掌上明珠,每周专门派司机开车送汤水给她。人很聪明但就是贪玩,成绩一般。毕业后到美国飞机维修公司做翻译,长驻白云机场,每日翻译大量飞机维修合同文件,还做外籍工程师的随身翻译,工作辛苦但月薪也有几千元。两年后由于父母舍不得让她独自在广州打拼,就辞职回了老家,到该市党委宣传部做文员,为适应工作需要,马上办理入党手续,再考个公务员,每天主要工作是喝茶读报,偶尔写写宣传党的文章刊登于该市报纸头版,外语自然无须再用到。下班后就约人打扑克或麻将。在父母安排下嫁了人,丈夫是当地税局小干部,收入颇丰,结婚后分得一套100平方住房,开的也是单位车。最近,又买了一套带花园的商品房,那个楼盘据说是当地最豪华和最贵的。

M君, 广州人,读书时经常逃课,成绩麻麻,但运气好,毕业后考入外国政府外交机构当翻译,在当年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成为被羡慕的焦点,因为工作专业对口,起点高,薪水好,还有种种看不见说不清的福利。可惜此人有自吾在,拿苦来辛。过了三年非人生活(即神仙般的生活)后,说什么要挑战自己,毅然辞职,加入到一家全球知名外企,从此,安逸生活一去不返。每天没日没夜加班,还诚惶诚恐担心做不好会被炒尤鱼水。老板是香港同胞,为了工作甘愿放弃自己私人生活,但却连员工的私人生活也一并剥夺,工作压力大到精神几近崩溃。薪水表面丰厚,税后却所剩无几,再除以每日工作小时,发现时薪还低过暑期工。反正收入负担不起广州的房价,只能在广州城外买一村屋遮雨。最近终于迷途知返,不再挑战自己,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居二线,才开始回归到一日三餐准时,有空余时间看电视和睡觉的正常人生活。

这几位同窗姐妹的经历让我得出的结论是:

1. 投奔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死路一条
2. 进国企比进外企好
3. 进机关比进企业好
4. 如果你还神智清醒,不要考虑到外企磨练自己
5. 理想和现实,选择前者比后者要多付出很多代价
发表于2005-08-09
真理~
发表于2005-08-09
社会主义就是好~~~
发表于2005-08-10
大锅饭是比较好吃,而且轻松!
发表于2005-08-10
适合臣服于现实的人们。。。。。。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