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潘石屹收购上海第一烂尾楼 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发表于2009-09-16

东海广场,这个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黄金地块上的黄金地产项目,究竟为何在十多年一烂至今,无法翻身?天怡公司为什么敢在东海广场产权六易其主的情况下,对一系列转让提起上诉?法院又为何在受理案件两年后,仍迟迟没有宣判?近日,天怡公司董事长张靖和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循着这条线索,记者对“上海第一烂尾楼”进行了调查。东海广场一波三折,像一部情节曲折的大片。

开场白:

三方合作开发东海广场

记者面前的张靖,拿出了厚厚一叠材料,证明自己应该是东海大楼的真正主人。

作为上海社保基金投资的五大房地产项目之一,东海广场位于著名的南京西路上。根据报批规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3万平方米,共分三期开发。一期为一栋52层高的A级智能化写字楼,二期规划建造拥有138套房的酒店公寓,三期为商场。目前一期近7.6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已完工。

张靖至今记得1994年拿下东海广场项目后激动的心情。当时,天怡房地产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社保部、上海计算机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建立“东海广场”项目,协议约定由浦发社保部“出资”5亿元,计算机公司出地皮,天怡公司负责开发承建并承担该项目的盈亏。合作三方的利益分配方案是:工程完工后,计算机公司得到一定数额的楼层,社保部按其出具的资金先得到20%的利息固定回报,再按照剩余楼盘的收益6:4分成,社保部拿6,天怡公司拿4。

镜头1

社保资金撤出造成烂尾

浦发社保部的钱,全部来源于上海市劳动局管辖下的社会保障基金。当年,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浦发银行受托负责这部分社保基金的增值运营,并为此专门成立了社保部。

社保部不是独立法人,于是,东海广场的投资主体由天怡公司出面担任。根据三方合同约定,天怡依法办理了土地出让和立项规划及建设等手续。1997年,一期工程主体50层大楼封顶,到1998年3月,社保部陆续注入资金5亿元。

看起来皆大欢喜的合作,却不料遭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国务院明确社保基金已经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要全部退出。社保基金的退出就像釜底抽薪,天怡作为承建方,不仅没有了资金来源,还要想尽办法把已经投入的5.6亿元吐回去。由此,东海广场不幸成为当时众多烂尾楼当中的一座。

镜头2

两个月的和解协议失效

1999年1月,社保部向法院起诉,要求天怡公司、计算机公司还款5.6亿元,并支付20%的利息。因为涉及违规入市的社保资金,最终法院判决三方合作协议无效,天怡公司、计算机公司返还社保部5.6亿元借款。

遭遇楼市低迷期的天怡公司和计算机公司,无法一下子拿出5.6亿元资金还给社保部。事情一直拖到2001年4月,当事三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规定将全部在建项目和土地以资抵债给社保部,社保部指定其属下的安联投资有限公司受让这笔债权。

和解协议特别约定:“如果在两个月内未办理转移登记,则视为本协议未履行,社保部有权向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

阴差阳错的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让接手方提不起兴趣,社保部果真没在和解协议规定的两个月内办理转移过户手续。2001年6月25日,上海市高院曾向静安区房地产管理局发出了一份“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房地产管理局将东海广场解除冻结。但是社保部当时仍没办理转移过户,也没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司法拍卖途径以清偿债务,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

镜头3

楼市复苏产权悄然转移

斗转星移,2003年前后,上海房地产业已经显示出明显向好的势头。东海广场沉寂的命运也开

发表于2009-11-01
不顶不行 /$uwn\]dd
发表于2009-11-22
不顶不行 ''gw/,>u=w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