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广地事件”的感想!

发表于2003-11-27
关于诚信的感想
就南方都市报时评:[URL=http://www.nanfangdaily.com.cn/ds/20031126/sp/200311260253.asp]《“广地事件”拷问政府诚信》
想到了诚信:一个社会的进步,也伴随着诚信的发展,越进步的社会,诚信越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个社会的诚信,是由无数个单位的诚信建立起来的,单位的诚信是由每一个人的诚信构成。个人信用的缺失,导致单位诚信的沦落,在这种前提下,要求社会有诚信,那是不可能的事。而政府,服务于社会的责能部门,如果没有或诚信有问题的话,那么,这社会将是无可适从!许多事就会理解不了!象某些责能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将信息公开呢?譬如房管局的预售证备注项。
发表于2004-03-04
   广地事件的曝光已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处理过程中涌现了一批网络的“英雄”象风雨兼程、广地花仙子、leica、野火烧、流浪猫 等等,象他们为自己的广地奔走、呼吁,甚至在新华网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广地也相对取得了某些妥协的进展!
    但真正的用光者的光荣应该属于这位罗先生,用一纸诉状,将广地花园发展商告上法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纠纷的司法解释,罗先生要求发展商为他已付出的140多万房款作出双倍赔偿,并赔偿他50多万的装修费。 罗先生还将番禺国土房管局列为第二被告,要求它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广大的广地受害者,想的是维权,而真的先行者是彻底的讨伐、讨法并索赔!不管诉讼的结果如何,相信罗先生的行动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仿效。让普罗大众得益。我们关注着法律的公正裁决。

讨法详情链接:
http://news.gztv.com/34/csht/2004/02/18/10771226347049.shtml
发表于2004-03-04
继续深切关注!
前车之鉴!
发表于2004-03-04
俺在二楼的“感想二---发展经济不能靠房地产”的三个月后,现官方声音的摘录
房地产舆论转向显示,房价波动不只是市场问题
一直以来,京城地产大亨们一直掌握着舆论的"话语权",对政策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不过,最近一些新迹象值得关注。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发表调查文章《改革前夜上亿平米土地被圈,何人操控京城地产?》,揭露了北京土地协议出让的很多问题。随后,官方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在3月1日发表分析文章,猛烈批评京城地产大亨潘石屹"北京房价一定会涨"的言论,质疑此言是"让京城媒体为他再造声势、再次服务,好让他在京城地产界呼风唤雨。"这篇文章历数潘石屹认为"北京房价要涨"的几大理由,其中之一是拆迁成本不断上升。潘石屹认为,对于北京市场的拆迁费,房地产商要做好翻番的思想准备。民工工资会越来越高,再加上其它费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文章讽刺道,民工工资提高、费用增加,无非就是把按时发放民工工资看成为涨价的理由,愈发显得荒唐之至。文章最后指出,总而言之,京城房价的涨与跌,不是潘石屹说了算,也不是一些密谋协议"涨价"的地产大腕说了算,一切得市场说了算。任何人违背了市场规律,都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官方舆论的激烈应,(如: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在出席由香港房屋委员会举办的"国际房屋会议2004"会议时表示,中国局部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应特别注意出现过热的苖头,像沪、杭楼价涨得较快,必须警惕)。表明政府对房地产过热倾向保持着高度警惕,也表明房价问题不仅仅是个市场问题。

发表于2004-03-04
唉。。。。。。。。。
发表于2004-03-16

从金融的工具考虑---房产信托、企业债券就不失为好办法,给房地产公司一个融资的平台
…………

终于出现了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信托:http://gz.fang.com/2004-3-16/252832.htm
还好没吹牛,这么快有人吃螃蟹了。^_^
发表于2004-03-16
央行建议房产多元化融资
继去年发布121号文件,央行研究局在其上周六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形成具有多种投融资和金融工具的房地产二次金融市场,以分散银行信贷风险。银监会有关人士则称,将适时出台房地产信托产品管理等的监管规章和指引。

哈!俺自吹自擂一下,俺的感想六还真不赖!--比央行研究局还早提出建议! 其实详细看贴的也不难发现俺的一些贴有用的,象《 经济小论坛  》对股市的感觉。不要太当真算是鄙人吹牛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