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转)跨行查询收费,银行卡进入吃钱时代

发表于2006-05-18
在争论了许久之后,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终于成为现实。
    交行首先打破沉默,宣布从6月1日开始,对跨行查询收取0.3元的查询费用,成为首家公布跨行查询收费时间和标准的商业银行。这0.3元的费用中,银联收取0.1元,发卡行收取0.1元,收单行收取0.1元。
    在此之前,上报待批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曾经是每次0.2元,其中中国银联收取0.1元,收单行向发卡行收取0.1元,而此次交行每笔收取的却是0.3元,比当初总额0.2元还高出一毛钱。看到上面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发卡行参与了这个利益分配群体,也就是说,我们在其它银行查询余额时,不但要给查询行交费,给银联交费,更要给收了我们年费、小额存款费等各种名目费用的发卡行交纳一笔费用!这笔钱花得真是让人莫名其妙。
    至此,银行卡终于成为持卡人真正的消费助手:即使你一分钱也不消费,它也会以各种名义,不停地,一小口一小口地蚕食你卡里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帮助你实现货币的流通——从你的单薄的腰包里源源不断地流通到银行巨大的金库里。
    感觉到上当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
    想当初,在我们根本不需要银行卡的时候,为了培养国人的刷卡习惯,银行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免费的。免费办理,存取、查询都没有任何费用。很快,我们接受了这种方便快捷的理财方式,银行卡开始大面积的普及。
    当你对某种事物形成了习惯,这种事物发财的时候就到了。
    从2002年起,各种名目的收费纷至沓来:跨行交易费、年费、管理费、挂失费、小额帐户费、零钞清点费……,有关统计显示,从2003年6月至今,银行收费就增加了20多项,直到今天的跨行查询费。
    持卡户象一条天真纯洁的鱼,被香喷喷的诱饵所迷惑,吞到肚子里,才知道,饵上牵了一根长长的线,自己从此失却自由,只能任人宰割了。
    这些收费的借口,无一例外都是“国际惯例”;这些收费的起初,无一例外遭到大家的强烈抗议; 这些收费的最终结果,都是在抗议中生效。
    别拿“国际惯例”唬人,现在只要是涉及到涨价、收费的事,没有不拿这顶帽子开路的。收费按国际标准,人均收入与收费标准的比例、收费部门服务质量却从来不按国际标准。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愚民借口不说也罢。
    李建波在一篇文章中说:“现实是我们不得不承受高成本的所谓国际水平的收费,却远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国际水平的服务。况且‘跨行查询费’也并不是什么国际惯例,而只是一个唬人的借口。比如,在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历史悠久的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等均不收取年费,而且花旗银行由于有比较发达的清算系统,客户所有的账户都可以连接在一起,只办一张借记卡就可以了。香港有两家类似中国银联的银行卡网络,凡本网内的ATM跨行取款均不收手续费,更不要说跨行查询收费了。”
    这段话,一针见血。然而,我们的抗议和愤怒注定是阻挡不了那只伸入我们腰包的大手的。
 
    据统计,每年仅年费一项,银行收入就可达到近百亿,众多收费项目相加,此中的利益有多少,不得而知。
    然而,就是这样,银行仍然满腹委屈。银行方面称,即使目前3毛钱的收费,还是明显低于查询交易的成本。也就是说,银行们在倒贴钱为广大持卡户服务,我们应该对他们如此低廉的象征性收费感激涕零。
发表于2006-05-18
发表于2006-05-18
这是行业垄断!每家银行都收年费,跨行提现费,查询费,我们无法选择,金融市场如此,其他如医疗行业,教育行业亦如此,老百姓别无选择只好挨宰!
发表于2006-05-18
咁就唯有將$$放喺屋企
发表于2006-05-18


真是变态啊!!
发表于2006-05-18
我现在用招行的,每月跨行提款头三次是免收手续费的!
发表于2006-05-18
以下是引用g1g1在2006-5-18 12:20:23的发言:

我现在用招行的,每月跨行提款头三次是免收手续费的!

有这样的规定吗?
看来控制在三次以内还是可以的。
发表于2006-05-18
招行还好,卡暂时还不用收年费。
发表于2006-05-18
发表于2006-05-18
就怕最后连存钱都要交手续费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