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8页

主题:健康一贴

发表于2009-12-05

新糖友 关注三大关键词

 

得了糖尿病究竟应该怎么办?初始治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才是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所在?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蔡德鸿在解答“新糖友”的常见疑问时指出:“新糖友”在初次面对糖尿病时,只要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把握住“早干预”、“双目标”、“控体重”这三大关键词,有助于有效控制糖尿病。

关键词:“早干预”

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初期就应服药治疗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据一份最新的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10%,预计每天新增加的糖尿病患者约为3000例。

其中,Ⅱ型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将随着疾病的发展而进行性衰退,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延误治疗时机。蔡德鸿表示,糖尿病患者能否建立起“早干预”的意识,尽早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他介绍,以往对早期糖尿病人的治疗,通常以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为主,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血糖还未控制达标,再进行药物干预。肥胖糖友的病因往往是胰岛素抵抗,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如果血糖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是机体对胰岛素重新变得敏感,可以暂时不用药物治疗,但仍需要对血糖进行追踪监测。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后,体重已经恢复到正常,但是血糖水平仍然异常,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了。

但是,2009年由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联合发布的Ⅱ型糖尿病最新治疗指南中,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立即用药,并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在这份指南中,二甲双胍被推荐为和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唯一一线治疗药物。

蔡德鸿解释,因为欧美发病人群有80%以上是超重或肥胖,而临床发现,“管住嘴”、“迈开腿”等生活方式调整,对于现代人来说往往难以坚持,为了避免患者因为生活方式干预失败而耽误治疗,因此这个指南提出了“早干预”,“不过这要讲究个体化治疗,如果有的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就已经能很好地控制水平,就可以不必药物治疗。”

关键词:“双目标”

以降血糖为核心

兼顾心血管保护

蔡德鸿主任指出,除了“早干预”之外,“新糖友”还应在初始治疗时期就建立“双目标”。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疾病的发展可能要经历几十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最为可怕。“因此,‘新糖友’在治疗时要关注两个目标:短期来说,就是要控制血糖,从而防止并发症;长期来说,就是要保护心血管,降低死亡率。”蔡德鸿说。

为了更好地实现“双目标”,他建议“新糖友”的治疗时要以降糖为核心,兼顾心血管的保护,最好从一开始就选择血糖控制和心血管保护兼具的药物,比如二甲双胍。“最新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肿瘤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控体重”

广东糖友BMI

控制在23以下

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常常伴有超重或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发生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对于那些肥胖或超重的“新糖友”来说,还需要时刻关注“控体重”这一关键词。

蔡德鸿介绍,体重一般通过BMI(体重指数)来衡量,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2007年中国Ⅱ型糖尿病指南对于中国超重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给出了标准的医学界定: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而根据最新的西太平洋关于超重的标准界定,BMI≥23就已经属于超重。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体重指数)为24,从北往南逐渐降低,但广东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并不算低,蔡德鸿表示,这和南方人的脂肪分布主要在内脏有关。由于广东位于中国南部,严格说来,“新糖友”最好能将体重控制在BMI小于23。

据了解,目前,“新糖友”可选择的常用降糖药主要有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脘二酮(TZD)类、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等。其中,二甲双胍被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具有确凿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和磺脲类以及胰岛素等药物相比,它不会增加体重,因而被中外指南推荐为Ⅱ型糖尿病治疗的首选用药,尤其是超重肥胖患者的首选。

中国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发病时体重较轻,也应贯彻个体化治疗原则,可以选用磺脲类、格列奈类的药物。

发表于2009-12-05

自信能使人“年轻”十岁

据《家庭百事通》报道,为扭转一些老年人老气横秋的低落情绪,可采用“自信年轻10岁”的积极养生方法。

比如你已到“花甲”之年,你可认为自己只有50岁;已到“古稀”之年者,相信自己只有60岁。同时,在爱好、服饰、行为和交友等生活和工作方面,都向“年轻10岁”看齐。这样一来,你不仅可以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而且利于刺激机体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组织的抗衰防病机能,从而有助遏制各种老年病的发生

发表于2009-12-05

睡眠不足也可诱发肥胖

据《文汇报》报道,一般人认为长时间的睡眠可因神经中枢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导致器官功能减退,使体重增加。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睡眠不足也可诱发肥胖。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8000名健康人员的调查后发现,与那些每晚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至9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的人患肥胖症的危险,较前者高出73%,较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人高出50%,较每晚睡6个小时的人高出23%。

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影响新陈代谢,使刺激食欲的激素增加,同时使产生饱胀感的激素减少。

研究还发现:睡眠不足者的胰岛素分泌较正常睡眠者增长了50%,而且敏感度大大降低。在糖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功能异常,是加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发表于2009-12-05

疗程漫长乙肝患者之“痛”

 

首届慢性乙肝治疗医患预期调查结果发布

今年11月21日,首届慢性乙肝治疗医生患者预期调查结果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慢性乙肝医患双方展开的全国范围大规模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城市的115家医院。结果显示,仅27%的慢性乙肝患者能承受3年以上治疗。乙肝患者擅自停药的情况在全国大小医院都很普遍,据医生反映,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是不想长期服药,经济上也难以负担。

专家指出,针对患者的需求,医生需要选择疗程有限和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这样才有助提高用药依从性。同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平台,帮助患者加强随访,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实现科学的停药。

调研:

首次乙肝治疗医患需求调研

覆盖从北到南23个城市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的需求,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牵头,在今年6月至10月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需求调研。调查区域覆盖了从北到南的全国23个城市(包括广州在内),访问了115家医院,与155位肝病专科医生进行了面对面访问,共收集了6439位慢性乙肝初治患者填写的问卷。被访患者中3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男性患者居多。

以下为调查的主要发现:

★乙肝治疗漫长无终点,患者叫苦!

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中,多数患者不能承受3年以上的疗程。调查中当被问到“可以承受多长时间的治疗时”,有30.5%的患者选择了1年,42.3%的被访者选择了2~3年,而3年以上治疗合计仅有27%的被访者能承受。

★治疗费每年超万元,七成患者不可承受

此次调查结果还显示,乙肝患者对治疗的预期和需求有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为:其一,疗效要好。69%的患者希望实现乙肝病毒DNA转阴,58%的患者希望可以实现e抗原转换,即由大三阳变为小三阳。其二,费用不要太高。73%的患者只能承受每年1万元以下的治疗费用。

★96%被访医生遇到病人自行停药

在参与调研的医生中,有96%的医生遇到过其治疗的患者自行停药。据被访医生反映,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是不想老服药和药费太贵。

另外,有36%的患者没有认识到,随便停药会带来风险。

现状:

不到一成患者选择接受治疗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万谟彬教授指出,中国是个乙肝大国,估计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人,其中约有3000万人出现症状需要治疗,但实际上全国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仅为100多万人,占有症状患者不到一成。

乙肝拖着不治疗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问题,但万谟彬强调,慢性乙肝假如不治疗,约有20%的机会转化为肝癌,而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这个可能性会降低为5%以下。

很多乙肝患者选择不治疗或者中途放弃,原因是觉得治疗是个“漫漫长途”,觉得无望。重庆西南医院感染病专科医院教授王宇明说,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到出现肝硬化等症状,一般长达20年。“你想想,一个进程有20年的病毒,哪是短短一两年就能对付得了的?”王宇明说,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并不能清除病毒。

但王宇明说,不应该向患者传递“乙肝治疗无终点”的消极信息。实际上,乙肝可以做到“临床治愈”,目前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是表面抗原转换,这个比较难实现,不过治疗的满意终点即e抗原转换(俗称大三阳转小三阳)是比较符合现实的,也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对策:

走“疗程有限+性价比高”路线

针对调查中体现的患者需求,王宇明说,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居民收入状况,让广大乙肝患者接受疗程长且费用高的治疗确实并不现实。乙肝抗病毒治疗应该走“疗程有限+性价比高”的路线,否则只能让更多患者望而却步,不利于我国乙肝的防治。

王宇明进一步指出,虽然乙肝病毒无法清除,但如果通过治疗减少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的发生,也可视为“治疗成功”。而要实现此目标,不但要使病毒DNA转阴,同时要实现e抗原转换,即双达标。

“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有限的疗程达到双达标,进而实现停药,且治疗费用合理,凭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是有可能做到的。”王宇明说,例如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经临床检验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3年内实现e抗原转换的比例有42%,此外,其用药花费一年不超过9000元。

对于许多患者应无法忍受长期治疗而停药,万谟彬教授指出,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才能做到科学、安全的停药,而因无法忍受长期治疗,擅自、盲目停药将可能导致治疗延误、病情恶化。为此,医生选择疗程有限和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搭建希望家园,实现规律随访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钊教授介绍,从2007年起,肝炎防治基金会肝基会主办了“希望家园”项目,旨在促进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的随访和自我管理。“希望家园”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落地生根,使1.2万名患者获得免费DNA检测,数万名患者参加相关义诊和讲座。同时,“希望家园”通过向患者发放随诊卡和病程管理软件,方便患者的随访。

王钊说,今年9月起,“希望家园”推出了“升级版”。升级后将在全国40家医院设立“希望家园项目执行专员”,辅助医院提醒患者复查,加强随访管理。为鼓励患者到医院随访,“希望家园”将为规律随访的病人免费提供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杂志及更多服务。

发表于2009-12-05

青少年吸烟致骨质流失

据《健康生活报·健康导航》报道,青少年时期会有很多烦恼,但骨质疏松却不在其中——除非他们染上了吸烟的不良习惯。最近加拿大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递交的一篇新论文发现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联系。

研究人员早就发现吸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是瑞典哥德堡大学骨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想要确认一下,对于通常不会患骨质疏松的青少年人群来说,情况是否也如此。

他们对1000名年龄为18岁至20岁的青年男子进行调查后发现,吸烟者全身骨骼骨质密度都低于常人,特别是在脊骨部位和髋骨处,这是进入老年后最容易发生骨折的地方。

在这些容易骨折的部位,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骨密度相差5%,虽然这一差别似乎不是很大,但是骨质流失达10%的话,严重骨折的危险性将增加一倍,参加测试的吸烟青少年离那道危险的门槛只差一半路了。

对受测试者的骨骼进行CT扫描的结果表明,内层海绵状骨骼的外面包着一层骨质较密的皮质骨,皮质骨就像牙齿的珐琅质一样,对骨骼起着保护作用,烟草会损害皮质骨,使其骨质变得稀薄。皮质骨越稀薄,整体骨骼就会变得越脆弱。

发表于2009-12-05

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轻化趋势明显

 

日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专家顺利完成三例腹腔镜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该术式为世界首创。其中一例患者为29岁的年轻人。专家提醒说,弯腰提物不恰当、进行球类活动姿势不对、久坐不动都会诱使腰椎间盘突出早发。

今年29岁的黎先生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腰痛严重,他直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自己的疼痛程度。经检查,黎先生患有椎间盘源性腰痛,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是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黎先生对传统手术会在身体腹部多一道蚯蚓状手术疤痕难以接受,听说可以实施微创手术,他马上表示愿意选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燕涛副教授介绍说,“由于腰椎间盘脱出后压迫坐骨神经,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只有手术才可以彻底根治。以往都是以传统手术为主,腹腔镜下做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经充分演练和预案准备,黎先生的手术进行顺利,整个术程仅90分钟,出血约50毫升。

提醒:

打球姿势不科学可患病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病变,但临床上有越来越多人未老腰已‘老’的年轻病号来报到。别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连12岁的小患者我们也接收过。”该院骨科刘尚礼教授介绍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多发病,目前该病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这与繁重的劳动及不合理的运动量有关。”刘尚礼表示,打球姿势不科学、经常弯腰提重物爬楼梯等,都可能导致年轻人患上此病。此外,久坐不动者如都市白领,也容易发病,这是因为伏案工作太久、姿势较少变化,会引起腰部肌肉力量较弱,如遇到强刺激,将较其他人群更易发生腰腿劳损。

发表于2009-12-05

脆性骨折后切记要治骨质疏松

 

“人老了,以前哪会像现在这样,平地上摔个跟头也会骨折呢?”在医院的骨科病房,常常有老患者对着前来探望的亲友们这样说道。实际上,像这种轻微外力造成的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它的发生显示着患者体内骨质流失,已经发生骨质疏松。即使脆性骨折处治好了,治疗也并没有结束,还应该开始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否则很可能再次发生骨折。

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亚洲七个地区的一千多名髋部脆性骨折的患者中,只有一半患者的骨质疏松获诊断。其中,中国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比例排在亚洲七个国家和地区的第6位,治疗比例则排在最后。专家提醒说,发生脆性骨折后光补钙还不够,还应该针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

医学指导/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

研究显示

中国脆性骨折患者

骨质疏松治疗率低

近日举行的第一届亚洲骨质疏松联盟学术研讨会公布了亚洲七个国家和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情况。这项研究选取了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来自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的1148名因髋部脆性骨折入院的女性患者数据。这些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9岁,超过八成是60岁以上的老人,13.2%的患者此前已有过脆性骨折史。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介绍说,这份研究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骨折患者即使在脆性骨折后,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骨质疏松的情况。

和韩国高达84.2%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骨质疏松得到诊断相比,中国的200位参与调查的患者中,只有36%的人知道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这个比例在亚洲七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二位。

在获诊断的骨质疏松患者中,有四成人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和维生素补充剂,中国接受治疗的患者更是不到一成,在亚洲七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最低。

专家分析

发生脆性骨折说明

骨质本身已经疏松

徐苓解释说,脆性骨折是指一个人在非暴力或者仅是轻度外伤的情况下发生的骨折,“像咳嗽、打喷嚏、用腿撩被子的日常动作,或者从平地摔倒,而不是楼梯、板凳等高出地面的地方摔下来,以及下楼梯崴了一下脚等,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至于使人发生骨折的。如果在类似这些并非剧烈外力的情况下发生的骨折,就是脆性骨折。”

上述研究专门讨论了脆性骨折患者的骨质疏松诊断率,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骨质疏松诊断为何如此重要?

徐苓表示:“实际上,在以上这些非暴力或轻度外伤下就会发生骨折,本身就已经说明患者的骨质是疏松的。如果医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对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诊断,或者患者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进行相应的措施去治疗,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再次发生脆性骨折。”

徐苓表示,髋部、手腕部和椎体都是容易发生脆性骨折的部位。

预防与提醒

脆性骨折后光补钙还不够

据徐苓介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人种有关。其中,黑人最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白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则最高,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于白人。

应进行骨密度检查

此外,50岁以上的女性身体开始老化,加上体内具有保护骨头作用的雌激素水平下降,两个因素的作用使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成为脆性骨折的高发人群,女性一过了65岁,脆性骨折的发生率便急速上升。资料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女性会有一人经历脆性骨折,而男性中每4个人会有一人发生。

徐苓建议女性们综合自己的年龄、家族史、是否吸烟酗酒、体育锻炼情况、饮食中影响骨代谢的因素(如喝咖啡)等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其中,65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家族史、吸烟、酗酒、日常锻炼少、喝咖啡、女性都是高风险因素,有条件的人应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是已经发生了脆性骨折的患者。

如果患者由于经济或者医院仪器的限制,无法进行骨密度检查,那么,骨折史对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也很有帮助。

“在亚洲,对脆性骨折妇女的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由骨密度检查推动的,而脆性骨折本身并没有受到关注。实际上,只要发生了脆性骨折,就能说明已经有骨质疏松,而骨密度检查的意义在于可以查出骨质疏松到什么程度。” 

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徐苓指出,已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应积极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来预防再次发生骨折。

“发生了脆性骨折后,如果光是补钙对预防下次骨折的作用未必十分大,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药物,比如一些女性可以补充雌激素,但乳腺癌高危人群则不适合;而阿仑膦酸钠可以抑制骨吸收,但是因为要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要求患者服用时避免躺卧位,所以适合急性期已过、可以下地站立的患者使用。”

发表于2009-12-05

电磁炉煎中药有害健康

如今,很多人用电磁炉等现代化的电器来熬中药,但专家指出,在家自行煎制中药时,最好选择柴火、炭火,或煤气灶点燃的明火。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主任医师表示,中药讲究“水火共制法”,虽然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可以完全达到上述明火的热量,但它们对中药药材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尹志超介绍说,现代家庭大多使用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但煎制中药最好不要选择这些器皿,一些污染严重地区制造出来的沙锅也不宜用来煎制中药,因为在煎制过程中,这些器皿内的重金属会被药物中的生物碱或其他化学成分置换出来,被患者服入体内,影响健康。

在家煎制中药提倡选择正宗的陶土药罐或未经污染地区出产的沙锅

发表于2009-12-05

根据脚弓巧选运动鞋

 

据《健康周报》报道,一般人的脚型分标准型、扁平足、高弓足三类。

扁平足者脚底内侧的足弓弧度小,站立时整个脚板几乎贴着地面。高弓足者则相反,足弓弧度太高,拱桥位难以贴近地面。由于这两种足型存在显著的力学差异,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鞋。

扁平足者跑步时足踝会向内倾,增加了足部的负担。购买鞋子时,应选择足弓承托性能好、鞋垫有拱垫、鞋跟较硬、鞋底切割线直的运动鞋,否则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高弓足者应选用有良好的避震及承托性能的运动鞋,例如有气垫的鞋子,能减少震荡对脚部造成的伤害。    

发表于2009-12-05

火锅汤最好半小时内喝

 

据《京华时报》报道,天气渐冷,热气腾腾的火锅很受欢迎,有的人喜欢吃涮肉,更喜欢喝火锅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最好在涮火锅半小时内喝汤。

范志红指出,国内曾有人研究过4种火锅汤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采集了开始吃的时候以及涮各种食品后30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时的数据。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涮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断上升。到90分钟用餐结束的时候,酸菜底汤的亚硝酸盐含量上升倍数最多,为9.83倍;海鲜汤为7.06倍;骨头汤底和鸳鸯汤底为2.88和3.05倍。可见,煮时间太长的涮锅汤不利于健康。

专家提醒说,喝火锅汤最好在涮锅开始后半小时内。此外,吃火锅时要多吃新鲜蔬菜,且蔬菜不宜久煮。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