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政府新招治楼市,楼市愈加明朗

发表于2014-07-21

针对广州楼市自“限价”后衍生出来的“双合同”盛行情况,市房管局近日再出新招,要求开发商在申请预售证时须先签订《商品房预售承诺书》,承诺不采用“双合同”进行销售,并接受价格指导等才能获得预售资格。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用在楼市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比如“双合同”就成了突破限价的“神器”,尤其是在一些市中心区域的高价楼盘,“双合同”已成潜规则之势。而出台措施打击“双合同”,监管措施虽然迟到少许,但总算到了。政府部门也借此鲜明地摆出态度。有此一招,巴望着楼价降下来的刚需族等来的才不会是“纸面降价”,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有保障。

但也许是我杞人忧天,要在根治“双合同”上取得明显效果,对房企的承诺书可能不该抱有太高期望。承诺书如今很流行,高考要签承诺书不作弊,医生要签承诺书不收红包,本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事,还得靠承诺书来保证,足以说明社会某些领域的道德水平可能并不如咱们想象的那么高。而在房地产市场,以承诺约束房企按照限价销售,估计作用不大。马克思说,“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要在利润和承诺里二选一,恐怕不少房企会选择前者。

从源头上看,“双合同”的产生固然有房企捣鬼的成分,但也迎合了一部分市场需要。优势资源集中是中心城区房价高企的直接原因,而从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分析,如今更多房企宁愿扛着不降价,而买家虽然总体上减少了一些,但也不乏接盘者。因此,“双合同”便应运而生。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承诺书的出台既无法改变中心城区资源集中的现状,也不太可能改变现有的市场供需情况。因此,要让薄薄一张承诺书承担限价重任,有点勉为其难了。

从长期来看,控制房价还要加大供应量,合理规划城市,均衡分布公共资源,这些都不是一纸承诺书、一条限价令能做到的,要打持久战。而从短期来看,要让不签“双合同”的承诺对违规行为形成威慑力,就不能单单让违规的房企仅仅背上道德风险,还要通过强化监督、加重处罚等措施让其付出经济代价,甚至在开发房地产的准入门槛上设置障碍,要打组合拳。承诺虽好,但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督促房企兑现自己的诺言。如此,“双合同”才可能迎来“寿终正寝”之日。

 

 

发表于2014-07-21

消失不消失真的有分别

发表于2014-07-21

上游正册,下游对侧而已

发表于2014-07-21

开发商总会利益最大化的

发表于2014-07-21

一切都是资产主义导向

发表于2014-07-21
引用:天才造形师在2014-07-21 16:07:05写道:
2楼

消失不消失真的有分别

 起码有态度

发表于2014-07-21
引用:光疾在2014-07-21 16:13:30写道:
5楼

一切都是资产主义导向

 别这么黑郭嘉啦

发表于2014-07-21
引用:林大帝在2014-07-21 16:10:25写道:
4楼

开发商总会利益最大化的

 这个是必然的,谁有钱不钻

发表于2014-07-21
引用:钢之炼在2014-07-21 16:09:48写道:
3楼

上游正册,下游对侧而已

 所以说方法总比困难多

发表于2014-07-21
引用:光疾在2014-07-21 16:13:30写道:
5楼

一切都是资产主义导向

引用:法女干探在2014-07-21 16:15:30写道:
7楼

 别这么黑郭嘉啦

 最讨厌这种人,关你什么事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