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转一篇好文:L Z J的高铁遗产

发表于2011-02-24

(管得严啊,分段发)


  我处到中国的时候,LZJ刚刚当上TDB长。八年来,我无数次乘坐中国火车到各地旅行,既坐过又脏又乱的普通列车,也坐过现代化的和谐号,将来肯定还会坐世界领先的京沪高铁。不过,中国高铁之父LZJ却没有机会以TDB长的身份看到京沪高铁的开通了。
  
根据报道,他因在铁路建设中的严重违纪行为而落马下台,有永远出不来的可能。一直对中国高铁寄予高度关注,也确实没少加以表扬的世界媒体,在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面前多少有些震惊。不过,作为新干线旁边长大的日本人,我倒觉得此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它只是把日本的某段历史重演了一下而已。正如《国际歌》的第四段歌词,矿井和铁路的帝王,在神坛上奇丑无比,中国和日本都一样。

发表于2011-02-24

作者:英《金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

发表于2011-02-24
出人意料的是,川崎和西门子不但放弃了在中国起诉T D B的努力,甚至当中国向国外销售CRH380的时候他们也不准备这样做。这不仅是因为双方已经签署过了技术转让协议,还因为中国对许多关键的技术进行了改造,比如说日本列车的车头是用许多块钢板拼起来的,中国则依靠上海郊区的一台世界最大的水压机直接压出来;中国还利用秦岭的风洞测试了车头受到的空气阻力,并对其形状进行了修改。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修改后的设计允许山寨的列车比原型车运行的更快,因此即使告到美国、英国的法庭去,法庭也未必判中国侵权。
  
光是列车速度提高这一点还不足以使中国高铁受到太多关注,高铁的精髓还在路本身。其实中国早就决定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修建高铁,只是在是否采用磁悬浮技术的问题上争论了二十年而已。LZJ绕开了问题,他既不建高铁也不提京沪线,而是利用每年春运人们抱怨买票难的时机,在其他地方开工修建所谓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第二双线,建造完了之后再宣布其为高铁。北京到广州的客专几乎建在一座从北京延伸到广州的没有弯曲的大桥上,CRH列车可以用380公里的速度跑完全程而无需减速,石家庄和太原之间的客专更是用一个隧道穿过了整座太行山。
  
相比之下,日本的东海线有许多转弯,列车必须减速才能通过,它的真实速度只有刘氏客专的一半多一点。刘的手法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为数众多的反高铁派很少注意到客专和城际铁路的开工,只有在高铁二字出来的时候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时高铁已经接近通车,说什么都晚了。
  “
客专本身才是中国优于日本和欧洲的地方,但它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刘氏客专在最便宜的地方也要7000万元才能造1公里,到了山区和地价高的地方,造价达到每公里1.3亿元以上。为了建设规划的1.8万公客专,刘至少要两三万亿元的投资,而2004年的铁路投资仅有可怜的516亿。刘可能不太擅长作假帐,所以他把手头的所有项目集中起来,用老办法威胁银行——要么多借给我点,要么我就从别处借。2007年,刘在银行的支持下把投资增加到2000亿元,但好戏还没开始。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刘的高铁蓝图获得中央认可,得到了1.5万亿额外支持。于是从2009年开始,铁路投资超过了7000亿元,超过了军费,超过了刘上台前十五年的总和,刘终于实现了自己控制世界上一半铁路投资的预言。此时LZJ的谈判艺术又有了进步,他把钢铁公司和水泥公司的代表叫来投标,失败者不仅一份钱拿不到,还将无法再用火车运输自己的产品。
  
刘在8年里一共修建了1.8万公铁路,相当于原有线路的四分之一,其中客专有7000公里。现在正在建设的铁路长度为3万公里,其中客专1.3万公,大部分将在2011年通车。以后,从北京出发,8小时就能到除了海口、拉萨和乌鲁木齐之外的任何一个省会。由于已经开工,这些铁路没办法停下来,今年的铁路投资仍将达到历史最高的8500亿元。L Z J唯一没能开工建设的高铁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兰新第二双线。但就在昨天,哈萨克斯塔总统在北京签署了协议,由中方负责修建阿拉木图到阿斯塔纳的高铁。据说这条铁路将采用中国的标准,可以连新疆却不能连俄罗斯,这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很大,可能促使中方再花钱把兰新第二双线也修起来。未来,越南、蒙古和巴基斯坦也都有可能通过改造自己的铁路来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中国肯定会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T D B还将得到更多的投资。
发表于2011-02-24

发完,发现一个新敏感词 F     T                zhong   wen   wan 

发表于2011-02-24

作者加藤经常上凤凰卫视

发表于2011-02-24
发表于2011-02-24

嗨--------------------

不过,政府有的是办法!

发表于2011-02-24

 

那么多屏蔽词  

 

发表于2011-02-25
高铁能建起来,不管如何对于民众和国民经济总是一件好事,至于负债,别担心,国家会想办法的!----负债能干点好事,不负债的话,恐怕这一大笔钱也未必会用之于民!
发表于2011-02-25
 对国家来说负债通过印钞票解决,不是大问题。这篇文章提出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的隐忧,高铁的迅猛发展说明铁路转变发展模式走在了前面(当然也是原来过于落后),但这种迅速转变却通过一种不合理的途径,这就是中国。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