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黄埔区)蝶变纪之四“他们的休戚与共”

发表于2012-04-18

开发商:土地紧缺 为逐利而来

众所周知,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第一步,没有土地出让,后续的步骤都是空谈。在土地资源越发紧缺的当下,开发商想在广州市较好的地段拿到土地可谓是难上加难。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六区,而城中村改造恰恰给了开发商一丝希望,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开发成本较高,房企们仍然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

黄 埔区的楼市发展也为土地所困。倒不是因为黄埔区面积小,而是因为多年来,黄埔区主城区受困于城中村的包围,城区面积极小,可谓“城在村中”,主城区其实是 “村中城”,亟待通过城中村改造来盘活土地存量,拓宽城区面积。尤其是位于黄埔核心区的几个城中村,如文冲、横沙,严重制约了黄埔区向滨江新城转变的步 伐。

如今,城中村改造将大大释放土地资源,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自然不会错过机会。在黄埔区最先改造的几个城中村里面,文冲村牵手了地产龙头万科集团,横沙牵手了后起之秀中鼎集团,已经获批的沙步村也将通过卖地融资68.81亿元进行改造。

 文冲村一期改造公示

发表于2012-04-18

黄埔的城中村地块普遍面积较大,如最大的改造项目茅岗村,占地达到80公顷,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本身就是个挑战,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根本无法涉足。同时,也可以预见,当改造完成后,商品住宅如果能顺利销售,开发商将获得一笔巨额的利润。

发表于2012-04-18

政府:搁置争议用规划保驾护航

根据政府的决议,在广州10年内将改造完成的139条城中村中,黄埔区占了16个,包括用5~8年时间完成的文冲、横沙、下沙、长洲、深井、茅岗、南岗和用10年时间完成庙头、南湾、夏园、沙步、沧联、双沙、姬堂、九沙、笔岗。

据黄埔区城改办常务副主任俞新介绍,黄埔区目前已获市政府批准的城中村改造量,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改造规模非常大。再加上待批的下沙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整个黄埔区城中村改造量将占广州市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可以说,黄埔区的城中村改造直接关系到广州市的“旧改”进展。

在这里面,可以说完全是由政府“单方”决策,作为事件的发起者和最主要的牵头执行者,政府也曾遭受强烈的质疑。2009年12月2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就明确提出“黄埔不适宜搞房地产”, 他认为黄埔区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不如天河,城中村的改造要和城市定位结合起来,并强调:“黄埔区的定位应该是广州的工业区,黄埔有大港口,而大港口周边都 应该是工业区,这是世界经济规律。广州的造船、石化和汽车三大支柱产业都落户黄埔,黄埔并不适宜搞房地产开发,城中村的改造进度应该缓一缓。如果广州市的 规划作出调整,城中村改造就要推倒重来,这样付出的代价就太大。”当时,周庆强的言论代表了很多反对黄埔进行城中村改造的人的真实想法,政府为了保证黄埔 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用一系列的规划利好给出了应对方法——既然环境不合适,那么我就来改变环境。

发表于2012-04-18

于是,要将黄埔打造成“临港商务区”、“滨江新城”、“广州城东的公共服务中心”等等规划不断出炉,既给了怀疑者以信心,又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增添了砝码。

黄埔区结构规划示意图 图片来源:广州市规划局

发表于2012-04-18

村民:寄托希望 想要更好的生活

在整个城中村改造大潮中,村民们看上去总是最弱势的一方。无论是 决策,还是执行,村民们都没有话语权,明明改造的是自己的家,却毫无办法。小编在走访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到村民们表达无奈,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政府要 拆要改造,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多争取一点补偿……其实,村民们的想法很简单——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或许黄埔区在中心六区里的地位早已 不复往昔,又或者是黄埔区的发展太过缓慢连村民们都着急了,相比杨箕、林和等市中心城中村拆迁的风波不断,黄埔城中村的拆迁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并未遇到太 多阻碍。村民的理解与配合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他们也希望通过改造让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他们勇于尝试。

横沙村不少村民靠这种方式赚钱

发表于2012-04-18
结语:近年来,广州东进战略推进、新规划不断出台大大促进了黄埔的发 展,城中村的全面改造又为黄埔注入了新的能量。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只要政府、开发商和村民们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要他们明白在黄埔区的发展中自己所承担 的责任,即使不如预想的好,也仍然有机会再次尝试,因为,他们休戚与共。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