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钩沉】萧军日记香港出版

发表于2014-05-26

      【钩沉】萧军日记香港出版


发表于2014-05-2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IzNjkzOQ==&mid=200297318&idx=8&sn=05c22be8072c58a6bc9d10aa18eabdb5&scene=2&key=d7e970edec361a5571d1bce4144e6cfaf8217d3bcbf45c6d89849b8f948b295f8169e6ae707291a26e7042269ccf0517&ascene=2&uin=NzkwNjEyMzAz

发表于2014-05-26

来源:《炎黄春秋》2014年第4期

作者:毕苑

原标题:读萧军《延安日记》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对萧军而言,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对中共历史而言,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萧军著:《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以下简称《日记》,引用只注明上下卷和页码)。《日记》中大部分材料未曾披露、足够新鲜,对于通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作为一个作家,萧军的心灵是非常细腻的。他刚到延安就发现,这里开始制造“谄上”的传统:“一些人不是在革命,不是在工作,完全把自己的地位造起来,然后慢慢地爬”,萧军认为这是“新兴的官僚主义”(上卷页1)。



发表于2014-05-26

来源:2014年第4期

作者:毕苑

原标题:读萧军《延安日记》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对萧军而言,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对中共历史而言,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萧军著:《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以下简称《日记》,引用只注明上下卷和页码)。《日记》中大部分材料未曾披露、足够新鲜,对于通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发表于2014-05-26

延安的一些女人很有一点虚荣、意志薄弱甚至情操低下,男人们则利用自己的地位等优越条件、利用女人还不够强健的弱点占有女人

发表于2014-05-26




发表于2014-05-26

这些卑贱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