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9页

主题:安徽人在广州,安徽人在上东!(徽文化的介绍)

发表于2006-12-03
徽人一个,故里-巢湖!
向各位野猪介绍一下我的美丽家乡~!
发表于2006-12-03
巢湖是全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流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湖盆长61.7公里,宽12.47公里,水面769.55平方公里,湖岸长155.7公里。四周河沟渠道360多条,人湖河流35条,出湖河流主要是巢湖市境内的裕溪河、牛屯河。巢湖水产丰富,有鱼类近百种,银鱼、白米虾、大闸蟹合称巢湖三珍。
    巢湖又称焦湖。相传古巢湖为州,有一年大旱,小白龙私自降雨除旱,触犯天条,被打下凡尘,遇焦姥相救。为报焦姥救命之恩,小白龙告知天帝将陷巢州的天机,焦姥及时告与巢州百姓,众人因此而得救。而焦姥母女却因告知众邻而延误了逃生的机会,被涛涛洪水吞没。后人敬仰焦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遂将所陷之湖命名为焦湖。《淮南子》记述:“夫历阳之都,一夕化而为湖。”唐代诗人罗隐在诗中感叹道:“借问邑人沉水事,已经秦汉几千年。” 巢湖市的景点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巢湖沿岸,与巢湖水体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发表于2006-12-03
褒禅山华阳洞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儿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
发表于2006-12-03
陋室和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在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陋室铭》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在自己的居所撰写的,陋室亦因之名闻天下。
    陋室座落在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人,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遗风。一道围墙把它与闹市隔开,更显得优雅、恬静。立于院中委实能体验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门内东侧建一碑亭,立《陋室铭》碑石一方。主室正中置刘禹锡像一尊,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刘禹锡才华横溢,写过许多词美意绝、哲理深邃、惊俗骇世的诗歌、散文,仅传世的《刘宾客集》就达40卷之多,除《陋室铭》外,《金陵五题》、《西塞山怀古》都是在和州上任所作。
发表于2006-12-03
湖天胜境-姥山
  姥山位于巢湖水面中心,距中庙镇4000米,离巢湖、合肥二市各45公里。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二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海拔105米,面积0·86平方千米。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逶迤蜿蜒。据《南塘通志》记载:"姥山,又名南塘。"是村跬步之外皆水,非筏不通,居人淳朴,外户可以不闭。""春水一棹,登山观湖,如人仙境。""空谷传音"、"羊角活石"、"石山喷血""精龟浮水"、"螃蟹吐沫"、"塔顶夜光"、"寿星观月"为姥山七奇。
发表于2006-12-03
姥山文峰塔
  姥山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山顶有座著名的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流传“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应证此谣,主建该塔层,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塔身是条石垒而成,高51米,7层8角,共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7级古塔凌虚,万波环迎,气势恢宏;登塔凭窗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惊涛拥雪,远山岚影飘渺,鸥鹜帆樯齐飞,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
    与姥山岛相伴,还有两座礁岛,在碧波之间若隐若现,称作鞋山。相传陷巢州时,焦姥的女儿与焦姥一道通知乡邻,女儿先焦姥一步奔走,跑丢了一双鞋子,终又被洪水吞没。后来,鞋子化作鞋山,女儿化作姑山。姑姥相望遥遥无期,万顷波涛诉说着断肠般的母女亲情。所以文峰塔又名望儿塔
发表于2006-12-03
龙潭洞“和县猿人”
  1980年11月,在和县龙潭洞发现一具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专家鉴定,头盖骨化石为20岁左右的男性猿人,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中期,距今约30万年,定名为“和县猿人”。在此之前,普遍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唯一摇篮。和县猿人”的发现,说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龙潭洞位于北纬31°45′、东经118°20′,海拔23米。从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的特征上看,和县猿人与北京人、爪硅人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性。科学家推断,和县猿人的时代不会比北京猿人的时代晚,至少说是同时,甚至有可能和蓝田人相当。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和县猿人”遗址龙潭洞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2006-12-03
鸡笼山景区
   鸡笼山原名亭山,历山,又名风台山,位于和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巢宁公路北侧。鸡笼山群峦连绵,主峰海拔275米,顶冠巨石,状若鸡笼,群山环抱,现为鸡笼山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主要有风林禅寺、花山、陡沿和如方山等景区。《太平寰宇记》载:"麻湖(即《淮南子》所云"夫历阳之都,一夕化为湖"也)初陷,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山,因化为石。今山有石状如鸡笼,因名。《和州志》记:鸡笼山"下盘绵峦,上冠巨石,纵列棱折,状若莲花,高数十仞,斫磴亘铁,弓引以登峰,俯视群山,天敢并者。"山上有"南天门"、"一线天"、百岁缺"等景点,幽险奇绝,蔚为壮观。百岁缺"为悬崖裂缝,口近二尺,常令游人望而却步。因传跨越此缺的勇敢者能长命百岁,故名。鸡笼山还因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相传东汉末年金佛、金乾和金坤三兄弟曾在此山悟道成仙,被后人奉为"三毛祖师。,供其塑像于三清殿之中。唐代初期,这时香火极盛,庵堂寺庙鳞次栉比。唐末名道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称鸡笼山为天下"第四十二福地。,并在此布道传经。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扎营喜得太子,特别赐"淳熙观"匾额为"寿宁宫"。由于历代兵火洗劫,原来寺观多毁,现有凤林禅寺等得以修茸开放。
发表于2006-12-03
以上是围绕着我的家乡巢湖附近的几个景点和名胜,基本上我都去过!因为经济的原因,其实它的风景名胜区搞的并不是想大城市那样配套设施齐备!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那里你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和历史的气息!人工的很少,更加原始!这样的话我更喜欢点,每次去都不象是去大城市的公园,而是象去探险一样,你要走过并不平坦的山路,路上你不会找到什么店铺给自己补充资源,一切都是靠你自己背去,其中的华阳洞,我96年去的时候是自己打着火把进去的,经常还会有蝙蝠飞过你的头顶!洞中还有段洞中河,你要想到达对岸就要潜下水去,从水涵洞里钻过去,哎,想当年那个年轻啊!现在老咯!
发表于2006-12-03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