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西安噪声污染较去年同比上升 昼夜噪声均超标!!!!!!

发表于2012-12-13

 

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噪声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中道路干线两侧成为“重灾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该区域噪声都达到了70分贝左右。昨天,市环保局为各建筑工地、建设单位的负责人“上课”,让他们真正了解噪声的危害。

相比去年 噪声污染在上升

今年上半年,监测部门选择了8个点对西安市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五类区域中,进行了噪声监测。结果显示,噪声污染呈整体上升趋势。

与去年同期相比,特殊住宅区和居民文教区的夜间噪声均有所降低,昼间没有大的变化;混合区、工业集中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间、夜间的噪声均高于去年,升幅在0.1分贝~7.8分贝之间;其中工业集中区升幅最大,混合区升幅最小。

交通干线两侧 噪声超标最严重

白天:噪声仅有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分别超标1.8分贝和2.4分贝;

夜间:五类区域噪音均超标,超标最严重的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超标为12分贝,其次为工业集中区、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和混合区,分别超标5.7分贝、3.8分贝、1.7 分贝和1.6分贝。

从这些数据看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成为了噪声污染的重灾区,昼间、夜间分别达到了72.4分贝和67分贝。这是什么概念?据了解,一般说话的声音为40分贝至60分贝,嗓门大的人说话声音可达60分贝至80分贝。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

相关链接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噪声—— 致人死亡的慢性毒药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亡的慢性毒药”。

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他们的心脑功能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还会损害心血管。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声会使发病率更高。(记者 张瑾 实习生侯思妍)


发表于2013-03-06

sadsad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