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的六大茶山

发表于2014-07-17


新的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分别为: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茶山。其中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位于澜沧县的景迈茶山也与勐海紧紧相连。http://www.789zx.com/ 

新六大茶山其实并不“新”,它们同样有着漫长的产茶历史,山上也遍布着古茶树。例如,布朗茶山的主要居民——布朗族,是最早种植茶、饮用茶的“濮人”的后裔。布朗山最大的“濮人茶园”在老曼峨寨,这里的布朗族有上千年的居住史,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古茶树。而位于勐海县西部的巴达茶山树龄达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树更是驰名中外。

新六大茶山的兴起并非偶然,除了历史悠久,它和古六大茶山一样具备出产优质茶叶的自然优势。从地理环境来说,这里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大茶山处在北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混交的位置上。北面横断山脉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干冷气流的南下,南边又受惠于印度洋暖湿的热带季风,使新六大茶山年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正是其典型的“山高雾大”的特征,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茶叶品质自然绝佳。

此外,新六大茶山地位的稳固还在于取材于斯的企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建立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方式,满足现实市场需求,为其带来高速的发展。如果说江内(澜沧江东)茶区曾经代表了手工作坊入山做茶的生产方式,江外(澜沧江西)茶区更得益于抓住茶庄大量兴起、新式茶园涌现,乃至机械化办厂制茶的一个个重要机遇。从1908年恒春茶庄的成立,到1938年至1940年间思普局南糯山实验茶厂(后归并到勐海茶厂,其旧址现为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及至佛海(勐海)茶厂的涌现,古今六大茶山在此期间已悄然完成普洱茶重要产地和技术中心的角色转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