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低碳建筑,要“低碳”,更要拒绝“伪低碳”

发表于2010-02-04

从目前“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来说,这些“低碳”示范项目还是远远不够的。未来政府应该打造更多的示范区域和示范工程,让开发商、老百姓都看到“低碳”生活的好处,这样对大力推广房地产“低碳”产品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目前高昂的成本制约了“低碳”产品的大众推广,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发展到“低碳”产品比较成熟的阶段。当下无论是“低碳”的科技住宅,还是“低碳”标准的甲级办公,“低碳”产品依旧只受到高端人群居住和商务需求的关注,普通购房者在一定时期内还是被拒之门外的。

 

然而,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低碳”宣传的浪潮中,就像2009年豪宅元年出现了众多涨价当豪宅的“伪豪宅”一样,不乏有众多“违低碳”的项目开发者浑水摸鱼。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不管当下“低碳”产品的市场成熟不成熟,现在有“低碳”后续发展能力的开发商也好,没有“低碳”能力的开发商也好,在做“低碳”项目开发的公司也好,没有做“低碳”项目开发的公司也好,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谈“低碳”。用一点保温环保材料,多种两棵树就是“低碳”科技房地产产品势必在未来楼市中泛滥。

 

因此,无论是住宅地产还是商业地产,楼市进入“低碳”时代不必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必然会出现“违低碳”现象。我们应该吸引楼市“伪豪宅”前车之鉴,楼市走进“低碳”时代的同时,也要防止“违低碳”滥竽充数危害市场。

发表于2010-02-08

因此,无论是住宅地产还是商业地产,楼市进入“低碳”时代不必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必然会出现“违低碳”现象。我们应该吸引楼市“伪豪宅”前车之鉴,楼市走进“低碳”时代的同时,也要防止“违低碳”滥竽充数危害市场

 

 

上一页|1|
/1页